(28 分)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互联网经济”2010 年占中国 GDP 的 3.3%,2013 年占 4.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概括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4 分)
材料二:互联网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目前,中国网民已达6.3亿,信息消费2014年前三季度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在今年 11 月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将更好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突破 3.2 万亿元,这将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细分领域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创投活动也会日益踊跃。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我国的意义。
材料三:要让互联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做好网络安全保护。我国近年来积极探寻维护网络安全之策: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2013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2013年8月,公安部启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2014年 11 月,启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面向公众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3)结合材料三,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去北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实地调研,在两会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蚁族”问题的有价值的议案、提案。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全面启动。这一改造工程旨在建设公租房提供给外地人口和大学毕业生。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为什么都致力于“蚁族”问题的解决?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材料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这充分体现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在上海世博园区参观,不难发现一种有趣的“反差”。有些是最“超前”的:高科技,智能,挑战极限;有些则是最“落伍”的:古旧,手工,神秘莫测。传统性和现代感兼具的展品更是引来观者如潮。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
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都是人气最高的展品。世博会凝聚着人们对所处世界最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追溯过去,引向未来。
结合《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知识,阅读上述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飞天梦想、千年夙愿。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发射神六、神七标志着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环, 2011年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和将于11月升空的“神八”则要首度验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2011年4月6日,东北师范大学2007级“师魂先锋队”全体18名免费师范生,以《总理,我们准备好了!》为题,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道出了他们到基层、到基础教育第一线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温家宝总理在信上作出重要批示:“读了同学们的信,深受感动。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确实准备好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部分的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到基层,到基础教育第一线建功立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