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11月12日在北京圆满落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PEC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超过 4000 人,中外的主流媒体不断刊登与此相关的报道和评论。在政商交流之余,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和魅力。剪纸、漆雕、苏绣屏风等中国民间艺术引发了参会者的高度关注。古色古香的骨瓷宫灯与现代节能思想融合,打造了独具现代气息的创意汉唐宫灯。领导人所穿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让本土“尚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12 分)
材料二:北京APEC会议期间,“APEC 蓝”迅速成为网络热词。“APEC 蓝”持续时间虽然有限,但展示出了中国治理雾霾的力度和思路。2014 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初步建立,明确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强调三地六省市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由于三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功能定位等存在明显差别,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以明确各自在协同治霾中应承担的角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留住“APEC蓝”。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11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体现的执政思想及其作用。

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推动大众创新,要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全国人大成立60年来,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家庭养老负担加剧。202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于2012年3月至5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万多名审计人员,对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并向社会公布了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表明,到2011年底,18项社会保障资金累计结余3.11万亿元,共查出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32起,涉及300多人。
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
依据材料,从政治生活主体角度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各个主体应该怎样做?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拉开了“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的大幕。
材料一: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一提出,就得到沿线各国的热烈响应,50 多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也体现了该战略的响应程度。
材料二: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1)结合材料一,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各国热烈响应的原因。(12 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为了扫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障碍,应当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