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焦点访谈》盘点2012年度热词:“中国梦”,“钓鱼岛是中国的”,“航母style”,“骑马舞”,“选举”等榜上有名。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一个年度事件,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结合材料一,“年度热词”的出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利,导致不法分子泄露用户信息,给人民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此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更好的发挥网路的积极作用网络立法提上日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你对网络立法的认识。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013 年 9 月 22 日,中国重钢集团与韩国浦项制铁在渝签订综合示范钢厂项目合作协议书。浦项制铁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连续多年排名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第一。
材料二重钢集团与浦项制铁合作建设的综合示范钢厂,将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工业生产适应性最好的熔融还原和连续无头轧制工艺,集成重钢新区建设中的多项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且建成高效率、低能耗的综合示范钢厂,真正实现钢铁的绿色发展。这一合作将对进一步完善重庆汽车、家电产业本地化供应链、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重钢集团与韩国浦项制铁合作之举带给中国企业发展的经济启示。
近来,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占企业总数 |
GDP |
税收 |
提供的就业岗位 |
97.3% |
60% |
50% |
80% |
材料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小微型企业自身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同时,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影响,小微企业又面临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税费负担偏重、融资困难等问题。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提振信心,稳健经营,提高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依据。
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不同的人对它的态度不同。
材料一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后,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据报道,北京三年后将喝上经淡化的渤海水。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二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80倍,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民出现恐慌性囤水购水,超市瓶装水被抢购一空。此次污染事件的传播一共出现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 |
舆情发展 |
事情经过 |
第一阶段(1月19日-1月24日) |
舆情静默期 |
媒体开始报道,但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危机应对措施,信息处于封锁期 |
第二阶段(1月25日-1月26日) |
舆情上升期 |
有关镉污染的信息大量出现,官方对于镉污染信息的处理较为模糊,加剧了居民的恐慌性购水 |
第三阶段(1月27日-1月31日) |
舆情爆发期 |
媒体报道转载频繁,政府发布了镉污染处理响应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镉污染情况得到控制 |
第四阶段(2月1日-2月3日) |
舆情稳定期 |
官方通报新进展,民众强烈关切,政府回应民众的疑问 |
第五阶段(2月3日后) |
舆情衰退期 |
污染防控取得成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但媒体继续进行舆情追问 |
(2)广西镉污染事件折射政府信息公开“短板”。有人认为,在镉污染事件中,相关部门的缺位是造成当地社会集体恐慌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评析这一观点。(7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中非人民休戚与共、相互支持,始终坚持真诚相待、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和精神,中非友好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非携手前进、互利共赢,为世界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让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为了这份沉甸甸的承诺,2012年哈尔滨市开工各类保障房38964套,开工率106.6%;竣工51511套,竣工率100%,使主城区1.7万户居民喜迁新居。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哈尔滨从“住有所居”到“安居乐业”的大跨越――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民生工程”中圆了自己的“安居梦”。作为民生“一号工程”,2013年哈尔滨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计划开工25423套,力争开工33850套,竣工32624套。
材料二:2013年10月29日,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哈市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政府投入及绩效情况的报告,并就该方面工作进行专题询问。人大代表围绕哈市保障性政府投入、管理情况等事先向社会征集的热点问题展开询问,哈市建委、住房、国土、财政、审计等多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一解答。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哈尔滨市委应如何搞好“一号民生工程”?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上述活动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