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请你策划一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并简要说明你设计的理由。
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活动中,安徽省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春季抗旱工作,深入抗旱一线,指导工作,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财政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 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力度。武汉城市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成都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上海市以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出发,着力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上述材料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五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任职,被小岗村农民用红手印留任两届。2009年11月6号,沈浩因疲劳过度引发心脏病,长眠在小岗村。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让112户村民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6600元。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村官”荣誉称号。
(5)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沈浩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六:这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这些规划和文件,主要体现了三个战略指向,一是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怎么样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6)国家制定和批准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文件坚持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周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六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状况
材料二六十年来,国家财政调控能力不断加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激发了地方、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帮助中国控制了经济过热;此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又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平稳回升再次起到重要作用。
材料三新中国六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六十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六十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材料四建国6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己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009年6月2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1)分析说明表1和表2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谈谈国家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4)结合材料四,说明国务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某乡农民刘某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去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无奈中,刘某跑到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再说一车西瓜也值不了多少钱,这事我们管不了。”事后,刘某通过热线电话,举报了该派出所的值班民警。
(1)有人认为:“如此小事,刘某没有必要举报民警。”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7分)
(2)如果你是刘某,你还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解决此事?(3分)
材料一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一: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指标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 472 |
9 422 |
10 493 |
11 759 |
13 786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
2 622 |
2 936 |
3 255 |
3 587 |
4 140 |
表二: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指标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7.1 |
37.7 |
36.7 |
35.8 |
35.3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5.6 |
47.2 |
45.5 |
43.O |
42.5 |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CPI总体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特别是2007年6月份以来,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CPI上涨幅度较大,11月份达到6.90%。食品等价格上涨,使得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有名无实,实际购买量下降。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表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说明国家应如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