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180
1521
2030
2133
2326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
6.5
6.1
6.3
5.6
5.4

注:国际上对“支柱产业”的界定,一般是指产业增加值占CDP总值5%以上的产业。
材料二:2010年7月,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辽宁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1)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辽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2)请运用辩证法矛盾观分析如何才能把辽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表一:1978年~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注:2010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受到实惠,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三:由于30多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
(1)以上两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个表格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面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2)“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回答政府履行好这一承诺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10分)
(3)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630万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2008年和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50万和195万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
如果你是一名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请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准备怎样实现就业?

浙江某市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容量有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2010年1月,该市正式对外发布“低碳新政50条”,强调以坚持资源整合、四力合一,坚持整体谋划等为原则,努力把该市打造成为“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简要谈谈浙江某市对外发布“低碳新政”的理论依据。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提出新农保试点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等原则。开展新农保试点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必要性。

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第四,倡导和谐的理念。建立“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
材料中的“世博精神”财富蕴涵了哪些辩证法道理,请加以简要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