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1)材料一中提到的属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分别是什么?
(2)对“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3)对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4)要坚持和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义乌卷)】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是一种理念,启蒙思想家认为,要求孤儿才加强执行劳动的法律是不正义的。习近平指出,立法工作中不良倾向(指保护某些部门利益的倾向)、争权诿责(争权夺利,推脱责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1)联系上述材料,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指出怎样的法律是最好的法律?
法治是一种制度。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法规在起草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立法法》的上述规定包含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法治是一种行动,饱受诟病的出租车改革,长期难有实质性进展,作为出租车改革“吃螃蟹”的城市,义乌市于2015年5月公布了《出租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小王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对出租车改革方案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3)为了让义乌出租车改革方案更完善,小王可以建议爸爸怎么做?
【2014-2015学年贵州安顺市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目前大量可以代替手帕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纸已经充斥着整个市场,全方位走近了人们的生活。中小学生已习惯使用一次性面巾纸。我国每人每年消耗的纸和纸制品折算成木材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生产这些纸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目前,西方国家正从我国大量进口手帕。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每次从裤袋里掏出手帕时,总会这样说:“30年来,我只用手帕,从不用纸巾。” 一些中小学生对此现象不以为然,认为现在用手帕“老土”了,使用面巾纸方便、气派,更能彰显生活品位。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2015届湖北黄梅县六校初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厉行节约】
材料:放学了,建国和永成两人飞一般地冲进餐厅,走到窗口发现今天的菜是红烧肉和西红柿炒鸡蛋,两人打完饭边吃边聊。
建国:“哎,你感觉今天的菜好吃吗?这肉真难吃,我不想吃了。”
永成:“不仅肉不好吃,今天的西红柿也不好吃,我也不想吃了。”
两人相视一笑,端起饭盒走到垃圾桶处,把菜倒了进去。这时班长走过来:“哎,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太浪费了吧!一定要懂得节约。”“呵呵,班长,都什么年代了,我们中国都这么富了,还讲节约?真逗!”说完两人扬长而去,留下茫然的班长。
(1)根据教材回答,你认为班长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2)你身边有类似这样的行为吗?举例说明。
(3)请你为消除这一浪费现象献出你的金点子。(至少三条)
【2015届福建莆田市二十五中初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习近平强调,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材料二: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后回答:
(1)纵观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后,我国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3)面向未来,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5届江苏徐州市初三毕业升学预测政治试卷】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认为优秀人才要具备以下特征:①善于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②靠团队打天下,而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③永不放弃;④讲真话,做实事。
(1)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马云所说的人才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二: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经济时代还崇尚创新,要求人具有创造力,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