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    沁(   )人心脾 
凋(  )零    静谧(   )
(2)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散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共17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下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①素:③先前:
②如许:④希奇: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
A、闰土有许多心事。
B、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C、闰土心情复杂,难以理解。
D、闰土思维怪异,与正常人不一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危险 ——希奇——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话的意思是()。
A、鲁迅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的画“√”,错的画“×” )
①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②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③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忌妒之情。()
④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
(6)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快乐吗?为什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共23分)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句话对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及寓意。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10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课内语段阅读。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降临”的意思是(   )。
A.程度降低   B.东西落下   C.来到
(2)文中的“你们”指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二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三个“我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就会受到伤害。(   )
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
③即使家园遭到破坏,人类也能生存。(   )
④如果人类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   )
(4)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
(5)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优
科尔沁草原的毁灭
你知道内蒙古原有的一片“科尔沁草原”,现在到哪里去了吗?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辽宁西部,有一片叫“科尔沁沙地”的沙漠。这里原来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年降雨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牧场,牛、马、羊、骆驼数以千万计。在它西北边的山地上还有茂密葱郁的森林,是“地沃易耕植,水草便畜牧”的好地方。
19世纪后期,清朝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开垦科尔沁草原,鼓励人们到这里垦殖,打下粮食公私对半分成。从此,科尔沁草原很快变成了良田。
年均300~500毫米的降水量适于牧草生长,但对庄稼生长的需水量来说则远远不够。这里是松散的沙质土,清政府新垦的土地只能种2~3年,后来就被扔在一边不管了,俗话称为“撂荒”。撂荒地并不能使已经开垦的土地自然还原成草原。而且由于垦地耕作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松散了的土层,裸露的沙质土遇上风吹,很容易随风而起。流沙首先出现在居民点和耕地周围,开始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小块扩为大块,大块与大块相连,以后逐渐连接成片。成片的沙荒地连接起来,丰美的草原就变成了荒芜的沙漠,不仅不能生产粮食,连牧草也不长了。
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草原上的多年生牧草由于密度大,根系发达,因此比新垦农田上的庄稼有更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有人做过试验:在1年内降雨340毫米的相同条件下,每667平方米的农田里有280千克的泥土被流水冲跑,而草原上每667平方米流失的泥土,仅有6千克多一点。所以,草原并不是都能开垦成耕地的。科尔沁草原的演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1) 读拼音,写字词。
垦  适      科尔草原
(2) 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尔沁草原是如何变成沙漠的?

(3)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用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4) 第5自然段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


(5)科尔沁草原毁灭的罪魁祸首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