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系统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资产阶级立宪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
“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①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