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近代英国与德国政治体制比较表》
|
英国 |
德国 |
国家元首的权力 |
国王“统而不治” |
① |
政府产生方式 |
② |
皇帝任命 |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
③ |
宰(首)相、议会对皇帝负责 |
政治体制 |
④ |
下列图片情景分别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片情景相关的两次战争对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何不同?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
(2)根据上述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和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有何不同?这一变化反映出该时期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卢梭在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中,借一位开明贵族之口说:“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里,除去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博马舍在他写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中借主人公费加罗之口以仆人身份对他的贵族主人说:“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在从娘胎里走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手段,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过博马舍的剧本后惊呼:“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该受尊敬的事物。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主要思想。据此说明其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态度。
(2)由路易十六的“惊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上述材料提供的思想主张对促进法国社会变革起了什么作用?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要求法治和法治国家的建立。请回答:
(1)列举近现代中国两部具有民主性质的重要宪法。并分别指出根据这两部宪法建立起的政治体制的特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意义何在?
(3)从中国法制建设的坎坷历程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材料三梭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的欠债为奴的雅典人,你会支持改革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欧洲的资产阶级要比俄国的克伦斯基之流强大和聪明,他们成功地做了一些安排,以致于要使群众起来奋战就比较困难。”——《列宁全集》第26卷
材料二列宁说:“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它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列宁全集》第27卷
材料三列宁说:“我们的革命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继续容易。”
——《列宁全集》第27卷
回答:
(l)以英国为例说明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在材料二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具体应怎样解释?
(3)材料三中列宁说俄国革命“继续困难”,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西方“开头困难”又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1920-1921年,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世界史·现代部分》
材料二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业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企业,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民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1925年11月,苏维埃政府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条件。——《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其实质是什么?这些修正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