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是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对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于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

下列哪些外交政策或活动符合当前中国创造“和谐世界”的主张
① 不结盟政策 ② 参与创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③“一边倒”政策 ④ 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

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方针
B.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