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材料表明《春秋》一书
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 |
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 |
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 |
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
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关系扑朔迷离。有学者将它绘制为下图,该图反映了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 B.当今世界形成了多极格局 |
C.当今世界格局两极化趋势 | D.当今世界格局单极化趋势 |
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西方文明的兴起 | B.工业文明的扩展 |
C.世界市场的出现 | D.逐步缩小的世界 |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
C.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 | 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