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同样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国家的思想传统应当促使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恪守宪法,以免在行使权限时侵犯其他部门。否则,会导致某一部门大权独揽。这样,不管政府的形式如何,都会形成真正的独裁……
——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
材料三: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谈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对此,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全体人民”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2)为避免“形成真正的独裁”,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
注:以上两
幅图是根据周一良《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提供的数据绘制。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
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发生了哪些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1)以法国为例叙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2)你如何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地位?(4分
)
洋务派的“道”与“器”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1)文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洋务派对两者的态度如
何?
(2)洋务派“天将器还中国”的论述目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洋务派 “道”与“器”的主张?(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作于19世纪80年代初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
材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俄国官员为什么说“农民一切都变了”?有何意义?
(3)列宾与俄国官员对俄国社会的描述为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科举制度传遍欧洲
1835年,曾经居留中国的西方人士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候?宋朝时期这一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格尔斯之前的300年间西方人士是如何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3)你认为“科举制度必将为西方所借鉴”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