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以学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那么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事不足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