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前,军队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0。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材料二 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古代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不仅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还体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
问题:(1 0分)
(1)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新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
某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其中主题为“与孔子同行——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所整理的图表结构,请根据提示填写、完成①②③④中的具体内容。
板块一:遥望当初的孔子 |
|||||
1 |
想当初 |
孔子如丧家之犬,儒学迂阔难行 |
|||
板块二:再看历代的孔子 |
|||||
2 |
秦朝时期(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
3 |
西汉时期(汉武帝) |
① |
|||
4 |
明清之际(李 贽) |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
5 |
维新变法(②) |
孔子是变革的先师 |
|||
6 |
民国初期(袁世凯) |
尊孔复古 |
|||
7 |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
③ |
|||
板块三:正视当今的孔子 |
|||||
材料一 孔子学院标志
|
材料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
|||
④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视“当今的孔子”? |
|||||
阅读下列材料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答:
(1)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原则是什么?含义是什么?
(2)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举近代史两例说明台湾被割让和收回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3)你对国家统一有何认识?
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回答:
⑴你认为材料中“最美妙的杰作”指的是什么?
⑵有人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应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东西方不同的制度下,政治决策系统有显著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⑶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古代民主制下的雅典,鸦片战前的英国及一战前的德国,决策者或决策机构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