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 B.经世致用 |
C.重道轻器 | D.积极入世 |
下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三元里抗英时期 |
B.鸦片战争时期 |
C.义和团运动时期 |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A.协定关税 |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