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问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推翻沙皇专制统 |
|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权力 |
| C.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 D.皇帝是国家元首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7 |
515 |
685 |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逐步确立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倡导思想自由 | B.批判神权统治 | C.鼓吹人性解放 | D.构建民权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