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
B.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
领导阶级 |
纲领或指导思想 |
重大斗争 |
19世纪末 |
资产阶级 |
兴民权、君主立宪 |
维新变法运动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农民阶级 |
扶清灭洋 |
义和团运动 |
20世纪初 |
资产阶级 |
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都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A.表明英国政府对中国当局存有明显的歧视 |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
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
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l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B.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 |
C.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
D.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的扩展 |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利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