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滞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
B.是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各国普遍推行的结果 |
C.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密切相关 |
D.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从理论上揭示出
A.美国贸易顺差的必然性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C.美国贸易逆差的必然性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 |
土地问题是中国几千年农耕经济的核心问题。下列各项中,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是
A.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 | B.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面对1929年爆发的特大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A.减少产品供给 增加消费 | 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 |
C.增加产品供给 减少消费 | 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 |
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B.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造的结果 |
C.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
D.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