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包括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成为农民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因素
C.中国近代化由此开端 D.中国政府完全成为傀儡政权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