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
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30年代 | B.20世纪30年代 |
C.19世纪40年代 | D.20世纪40年代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
学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材料中的“人们”主要是指
A.德国人 | B.法国人 | C.犹太人 | D.波兰人 |
下图是一战期间日军占领青岛的情境,下列有关山东问题的由来,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②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③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④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