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顿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不同视角。综合戊戌变法失败不同原因的分析,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认识分歧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 “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回答: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开辟的新航路与材料一中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别。这条新的航路对东西方发展有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10年之后,当时封建王朝的户部(对轮船招商局)给予高度评价:“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
——胡显中 周晓晶《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刘坤一对官督也有简单说明,这就是“员董由官用舍,帐目由官稽查,仍属商为承办,而官为维持也”。所谓商办,就是“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也即“商务应由商任,不能由官任之”,“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
张之洞对其所辖官督商办企业也称:“用人、理财,筹划布置,……及一切应办事宜,遵照湖广总督札饬,均由督办一手经理,酎量妥办,但随时择要汇报湖广总督查考”,而“督办”则由“湖广总督奏派”。
——严立贤《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
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轮船招商局的作用的?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向社会各方面知名人士征文,在收到的26篇短论和专论中,绝大多数人主张中国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大体统计,主张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仅1篇,倾向于社会主义方式的5篇,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之长,即混合方式的,有9篇,其余未正面或明确回答。在30年代和40年代关于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讨论中,绝大部分的学者,也都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武力《论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问题》(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关背景。
材料三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
(3)根据材料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所有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何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来写,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的历史。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史”。
以上所有的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编写一份1945(二战结束)——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世界史大事年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而李鸿章等官员则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
(1)倭仁与李鸿章虽然见解不同,但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请指出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等人掀起的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