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2001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做了”“ 跨了”什么?
①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②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④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其中有好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此战争应该是
| A.普法战争 | B.印度民族大起义 | C.美国内战 | 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 | 决策权 | B. | 行政权 | C. | 军政权 | D. | 财政权 |
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
|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 B.人性本恶 | C.礼法并重 | D.民水君舟 |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