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山东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盛会,要求“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为此,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赋予齐鲁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该如何打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材料一: 2012年9月30日,第十三届西部博览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届西博会共举办105项活动,其中重大活动8项、专项活动97项,国际活动占39个,超过上届。共有来自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及各界嘉宾8万余人参展参会,境外嘉宾超过2万人。西博会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泛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西部地区如何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
材料二:在筹办西博会期间,成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西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筹备情况汇报介绍。成都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城市管理中的疑难顽症。成都市民认同西博、参与西博、服务西博,数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成都市人民齐心协力,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成都各界是如何“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各阶层广泛但程度不同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单一化的分配方式——平均主义,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如今的20年经济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类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材料三: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政策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应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1)材料一中的曲线图反映了一国居民消费和公共物品支出之间的关系。概括从A点移动到B点所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并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我国20年来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12分)
“十二五”规划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请分析左栏材料,完成表格。
“十二五“规划集中全国智慧的主要环节 |
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国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
① |
随后,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 |
② |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
③ |
2012年2月6日,北京市政府为民拟办35件重要实事正式对外公布。由于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高,社会呼声大,因此监测治理PM2.5及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位列所有实事首位。北京市明确提出,将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在年底前建成PM2.5的监测网络,遍布全市16区县的30多个监测子站将全部展开PM2.5的日常监测,并实时公布数据,方便市民。(注: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已的城市精神。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北京精神”提炼工作。下面是“北京精神”表述语的提炼过程。
阶段一: 专家研讨 |
自2010年5月以来,中科院、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学、历史、文学、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本市的7次研讨会,提出了30多种北京精神初步表述语。 |
阶段二: 投票评选 |
2011年9月16日起至9月25日,市民登录网络投票系统和参与报刊选票邮寄达290多万人。结果显示,选择“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达175万多人,占到了近六成。 |
阶段三: 正式发布 |
2011年11月2日,8位北京市民代表在《北京欢迎你》的激昂旋律中,共同推动拉杆式启动台,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 |
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这些方式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