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 | 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 |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踢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 )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
B.宗教改革权至上的思想 |
C.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
右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
孙中山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
C.没收外国资本 | D.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退股 |
李鸿章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亏损 |
沈葆桢 |
直隶开平煤矿 |
1873 |
李鸿章 |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 B.减少犁耕依赖 |
C.注重精耕细作 | D.生产日趋专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