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
人的欧洲,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A.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B.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
C.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
D.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
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
C.象征六国之间的合作 |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
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
约”。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华沙条约》 |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二战后,为了避免整个德国经济彻底崩溃,美国改变了他们的占领政策,但并不
完全像人们后来所说的是出于人道的原因。美国改变后的政策应该指
A.马歇尔计划 | B.杜鲁门主义 | C.北约组织 | D.《布雷顿森林协定》 |
有位苏联学者曾说:“美苏持续40多年的‘冷战’,责任主要在美国一方,正
是它咄咄逼人的进攻,迫使苏联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主
要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柏林墙的修建
④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