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电视的发明是20世纪世界科技领域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电视发明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了上百次试验,1925年10月2日清
晨,他多年的梦想——发明“电视”实现了。贝尔德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弗里奇
为他提供赞助,更加专心地研究起“电视”来。很快,贝尔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
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了这项发明市场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
——李稚田《第三类接触——电视艺术欣赏》
(1)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电视研发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当天,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
卫星电视了解到这一灾难的实况,电视画面中显现的震后残状惨不忍睹。
(2)材料二体现了电视的什么功能和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少数收入水平较高的中国
居民家庭。
材料四 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数量统计表(台/百户)
年份 |
1985 |
1990 |
1995 |
1998 |
2000 |
彩电 |
17.12 |
59.40 |
89.79 |
105.43 |
116.56 |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1)材料一中的两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2)印象派绘画、现代派绘画各自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代表作品。
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作者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 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一一《大国崛起》
材料二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一一《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一一《大国崛起》
回答:
(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
(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实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遣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制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的共同点是什么?其阶级本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 位 |
基本职权 |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