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引领世界的发展。
材料二: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请回答:
(1)英国是较早崛起的国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2)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是什么?它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事件促成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4)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通过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图,中国发达的古代农耕文明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正是建立在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基础之上。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民谚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元世祖登基之初,诏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代发明的两种新农具极大地推动了农耕技术的发展。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农具的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得益于该地引进的什么水稻优良品种?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该现象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黄岩岛又名民主礁。2012年这个小岛因为菲律宾的无理挑衅而成为世界新闻焦点。从钓鱼岛到黄岩岛,因为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的挑衅,中国该如何应对南海领土争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海洋曾经是中国人民和亚非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请说出明朝初年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并简述为什么这次远航被誉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16-17世纪,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请说出其间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巩固东南海疆的两个重大事件。
(3)南海蕴藏了丰富的石油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成为一种新能源是因为哪一项新发明的广泛使用?
(4)综合所述,谈谈你的感想?

如图,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神舟九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神九的发射将标志我国航天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的发明曾被培根誉为是改变了世界面貌的三大发明之一,请说出它的名称,并指出它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重庆涪陵区,有一道天然石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它的科学价值。
(3)标志人类迈出航空技术第一步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哪次科技(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之间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视对方为发展的伙伴,但就南京大屠杀、钓鱼岛领土纷争,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等问题,中日仍然针锋相对。
——凤凰网《震海听风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战争”和“中日传统友好的历史”的事例各一例。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日关系有何展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