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之间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视对方为发展的伙伴,但就南京大屠杀、钓鱼岛领土纷争,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等问题,中日仍然针锋相对。
——凤凰网《震海听风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战争”和“中日传统友好的历史”的事例各一例。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日关系有何展望?
(10分)初一某班二组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对七年级上册思想、科技、文化做出相应的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照学习,整理如下表格,请你将画线内容补充完整。
春秋 |
儒家 |
孔子 |
生平: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思想方面:提出(1)__________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教育方面:①因材施教(方法)②教育学生谦虚好学,温故知新(态度) |
|
战国百家争鸣 |
墨家 |
墨子 |
主张(2)_________________ |
|
道家 |
庄子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
法家 |
韩非子 |
(3)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
类别 |
时期 |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成就或评价 |
|
文学 |
战国 |
屈原著作:《离骚》 |
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的由来) |
|
史学 |
西汉 |
司马迁著作:《史记》 |
中国第一部(4)__________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
|
书法 |
东晋 |
王羲之著作:(5)____________ |
“天下第一行书” |
|
医学 |
东汉 |
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 华佗 |
张仲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6)__________。 2、华佗精于外科手术,发明(7)。 |
|
造纸术 |
东汉 |
西汉时期用麻做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东汉(8)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
||
地动仪 |
东汉 |
(9)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
能测定地震方向。 |
|
雕塑 |
秦朝 |
秦汉时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位于陕西临潼,被誉为(10)__________________。 |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皇汉武”各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2分)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2分)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2分)
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材料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存放着这样一段发言:“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4年也是农历的甲午年,请问材料一中的甲午战争距今(2014)多少年?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八年抗战指的是从哪年至哪年?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
(3)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国家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有哪些?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1)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2)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3)简述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