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妖精三次分别装扮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我从中认识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也知道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的开卷诗。
(3)古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还要注意联系,李清照还有一首《如梦令》,内容是这样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____。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还要会想象,如“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我不禁想到志南的一句诗:“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象着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了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的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那些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很快就模仿了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牢固呢?科学家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个地方。建筑师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这种“薄壳结构”的屋顶。
此外,人们还模仿大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模仿一些大树、麦秆建造了高耸入云的塔、楼……
广大生物界可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人类模仿哪些生物制造了什么?(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介绍鲸、鸡蛋壳及蜻蜓时,抓住了哪些可以模仿的特点?人类利用这些特点,都解决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仿生造物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乌龟
我家阳台的水缸里养着一只小小的乌龟。它全身乌黑,有点像三角形的脑袋常常缩在龟壳里,它的头颈能伸能缩,当它伸出来时,便可看见两颗小眼睛,闪闪发光。胸和背的壳非常坚硬,上面还有格子条纹,就像古代的盔甲,用来保护自己的皮肉。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两脚,如同钩子似的爪子又尖又硬,哪怕在你身上轻轻一抓,也会留下几道白印子。在它的身后,拖着一根上粗下细的尾巴,可有趣了。
(1)这段共有__________句话。
(2)这段话主要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家阳台水缸里养着一个小乌龟,作者先写小乌龟的__________,然后写乌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小乌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教一日闲过
著名画家齐白石常对人说这样一句话:“不教一日闲过。”他九十岁的时候,还坚持每天作画,并规定自己一天至少画五幅。
齐白石过生日那天,来了很多祝寿的人,齐白石笑着招呼着客人。当最后一批客人离开后,已经是深夜了。他忙了十多个小时,加上年纪大,身体很疲倦,便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一大清早就起床了,一头扎进画室,摊纸挥毫,一幅接一幅地画着。家里的人劝他说:“该吃饭了。”“别急。”他头也没抬,仍在不停地画。
画完了五幅,他才去吃饭,吃过饭后,他又走进画室,继续作画。家里的人有点着急,怕他身体吃不消,对他说:“你不是已经画过五幅了,怎么又画个不停?”
“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齐白石解释,“今天追画几张,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十分认真地画了起来。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五副画( )祝寿( )摊纸挥豪( )
(2)你怎样理解“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岳飞小时候的故事
民族英雄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着母亲给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换点柴米来度日。可是岳飞人穷志不穷,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买不起纸、笔怎么办呢?他到村头的山上,折来了几根干的小树枝;他到小河边,扫回了一些细细的白沙。在母亲的指点下,他把细细的白沙平铺在地上,用树枝当笔练起字来,哪个字写得不带劲,他就十次、百次地练习下去,终于写出了一手好字。后来,他又刻苦地习武,成为文武双全的名将。
(1)找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还会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白沙 ( )地习武
( )地指点 ( )的名将
(3)岳飞是怎样成为文武双全的名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岳飞说点儿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初冬的早晨
清晨,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迎面扑来,向东望去,只见太阳像燃烧着的火球冉冉升起,把周围的白云染成一片金黄。
瞧,山坡上,树林子里,野菊花到处盛开着,雪白的、金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可是,槐树和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在寒风中颤抖着光秃秃的枝。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却挺着笔直的腰杆,就像威武的哨兵,迎着北风一点也不屈服。
山坡下,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道道金光,像一条银白色的长蛇在慢慢爬行。
初冬的早晨,真迷人啊!
(1)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写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 ) ( ) ( )
我还会写: ( ) ( ) ( )
(3)选择正确答案。
①这是一篇写( )的文章。
A.景 B.人 C.事
②第三自然段重点观察的是( )。
A.山坡 B.小溪 C.阳光
③作者观察是按( )的顺序。
A.从上到下 B.从下到上 C.从远到近 D.从近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