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
| B.从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 |
| 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
| D.乙图中的A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仓鼠的次级生产量. |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
|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 832 |
|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
某多肽分子式是C19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 B.该多肽是四肽化合物 |
| C.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 D.该多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
|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
|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
| C.用花生子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鉴定时,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
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