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
(2)(多选题)为了验证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实验中必须做到
A.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
B.每次都必须从相同位置释放小车
C.拉小车的细绳必须保持与轨道平行
D.拉力改变后必须重新平衡摩擦力
(3)图2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相邻的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2
(4)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a-F图像,其中图线不过原点并在末端发生了弯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A.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小(即平衡摩擦力不足)
B.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度)
C.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远小于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即m<<M)
D.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不远小于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
如图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果将A线圈插入B线圈后保持不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闭合电键后,下列情况下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是
A.保持电键闭合状态,指针一直偏在零点右侧 |
B.保持电键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滑动时,指针向右偏转一下 |
C.保持电键闭合状态,将A线圈迅速从B线圈中拔出时,指针向左偏转一下 |
D.将电键断开的瞬间,指针向左偏转一下 |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分别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和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长度和直径如图1,可知其长度为为 mm,直径为______mm;
(2)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2,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Ω.
(3)某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 mA,内阻约50Ω )
电流表A2(量程0~10 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l5 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记)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图3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4)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逄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和开关、导线以外,配合下列哪组仪器,能达到实验目的()
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
B.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
C.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
D.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两名日本科学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了新型节能光源。某实验小组要测定当电压为3 V时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为300,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电学符号相同。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为15mA,内阻
约为10
)
B.电流表(量程为2mA,内阻
=20
)
C.定值电阻=10
D.定值电阻=1980
E.滑动变阻器R(0~20)
F.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约3
)
G.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
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要完成实验,除了直流电源(G)、滑动变阻器(E)、开关导线(H)以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编号)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写出测量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表达式= ,并说明式中题目未给出物理量的意义:
实验室中为了测量一均匀金属圆柱体的电阻率.先完成了下列部分步骤: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