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
|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
| B.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
|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
| D.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
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 B.“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 |
| C.“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谷底沉积物 |
| 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 B.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
| C.盛行风为东北风 |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
图示地区中( )
|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
|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
|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
|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
| A.气候、土地资的差异 | B.生物、土地资的差异 |
| C.矿产、生物资的差异 | D.气候、矿产资的差异 |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差逐渐变小 | B.气候的海洋性越越强 |
|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 D.气候的大陆性越越强 |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 A.受暖流影响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 C.地方性分异规律 | D.垂直分异规律 |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
|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
|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 ① |
7:15 |
18:45 |
| ② |
3:00 |
17:00 |
| ③ |
21:20 |
6:40 |
| ④ |
11:20 |
0:40 |
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 B.③②④①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①④ |
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 A.东南方 | B.西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