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注: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
(3)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________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9 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乙漏斗内外溶液的浓度是否相等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机体的稳态依赖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及免疫调节。调节中“信息分子”起重要作用。图示不同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分析以下不同调节过程中的信息分子和其传递方式:

(1)下丘脑在人体水盐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若人体失水过多,调节途径以下两种方式: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引导人体主动饮水。此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小体释放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
b.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能同时经传导后作用于垂体后叶,后者释放的信息分子是
____________,通过血液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a、b两方式分别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方式(填图中数字符号,顺序不能颠倒)。
(2)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有一调节方式是下丘脑分泌的信息分子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仅考虑这一调节途径,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方式(填图中数字符号)。
(3)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细胞分泌的,它之所以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识别激素的

分析回答下列工、Ⅱ两个小题。
I.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
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4)实验3中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
(5)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共有种基因型。
(6)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Ⅱ.有人在一个数量足够多的油菜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植株,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I.让这株矮秆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矮秆。
II.将实验I得到自交后代分别作父本和母本与正常油菜杂交,获得F1植株。
III.将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体。在所有的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矮秆植株的比例均为3:1。
IV.取实验II获得的F1植株,分别与正常亲本植株、变异亲本植株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1)实验I的目的是
(2)实验者试图通过实验II来判断
(3)根据实验III中F2群体的表现型,能够得出结论。
(4)实验IV是为了

I.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在我国广州举行,我国运动键儿勇夺199块金牌为祖国争处荣誉。下表是某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所含乳酸溶液的变化情况。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2
5
5
5
40
70
90
80
60
40
35
25
23
20

(1)若该运动员在非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是5mg/cm3,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分钟时已经明显增强,第分钟时血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与血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起到缓冲作用,从而维持了血液pH的相对稳定。
(3)与赛前相比,运动员血液中某些激素的含量在比赛中会发生变化,例如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它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具有作用。
(4)呼吸商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怍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O2的分子数之比。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都是糖类,则呼吸商的值为
Ⅱ、右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1)图中C点时小麦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图中E点与C点相比,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产生量
(2)据图分析可知,小麦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点,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3)若C点和F点小麦叶片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点和F点相比,呼吸强度较强的是点。
(4)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速率
1
小麦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a
2
图中E点时刻条件
b
3
玉米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c
4
图中E点时刻条件
d

①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条件。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呢?为什么?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利用甲、乙试管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以探知酵母菌是否进行___
_____呼吸,其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丙、丁试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石蜡油密封酵母菌和葡萄糖液,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为实验提供无氧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葡萄糖溶液进行____________处理,然后再加入活化的酵母菌。
(3)请根据以上实验装置,预期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在光照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是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且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此时光合作用的阶段受到限制。
(3)乙图中的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生长的。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则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_。
(4)请在甲图中绘制50℃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
(5)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