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包括港、 澳、台),我国人口总数13.7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可能是17.5亿。
材料三:
|
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1964 1982 |
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2000 2010 |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
312.29 |
407.84 |
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
1117.83 |
1459.85 |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
(2)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大约少出生 人口。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 了,人均教育经费 了。
(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请你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
(4)我国人口分布 。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至云南省腾冲画一条直线,此线____人口稠密, 人口稀疏。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2009年4月6日甲区域南部发生6.3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在乙区域的①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区域定位。判断我们所学过的区域。
甲区域:,乙区域:
(2)学以致用。甲区域南部和乙区域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地区。请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一,解释地震多发原因。
(3)经济发展。①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②每年都有许多来自甲区域北部的游客去乙区域进行避寒旅游。你认为丙国游客最喜欢什么时候去乙区域旅游?请你简述理由。
试试你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如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注入海,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长河。
(2)由图可知,从河口到陕县,中考济南群31125760河流的含沙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发生在黄河的哪个河段?试分析发生这种的变化的原因。(请从土质、植被、支流、气候等方面分析)
(3)“人在堤下走,水在头顶流”的景观出现在黄河哪个河段?说明黄河该河段的什么特点?试解释原因。
(4)读图可知,黄河的水电站、水利枢纽分布在哪些河段?试从地势角度解释原因。
暑假期间,小兰对我国漠河、上海、海口和吐鲁番四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到以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表示的气候与正确的城市连起来,并将气候的名称写出来。
A漠 河气候
B上 海气候
C海 口气候
D吐鲁番气候
(2)四城市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大约℃,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3)四城市7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4)B、C、D三城市在降水分配上共同特点是:。
(5)请在图中填注秦岭——淮河。
关注灾害。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等特点。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请将各种灾害与其应对措施连线。
A.泥石流 a.上课时,高楼上的学生立即躲在课桌下。 |
B.地震 b.实施人工降雨,修建水利设施,跨流域调水 |
C.干旱 c.往垂直于山谷的高处快速躲避 |
D.洪水 d.城市加大排水官网系统建设,疏通下水道 |
(2)我国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其发生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抵御长江洪水?
(3)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受灾严重,受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加剧。我国中西部地区多为山区,你认为对山区的开发和保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发展好山区经济?
学以致用。
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呈现出具有特色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两城市夏季月均温比较表(单位:0C)
纬度均为310N |
6月 |
7月 |
8月 |
A |
16 |
15 |
13 |
B |
23 |
27 |
24 |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甲图是新疆吐鲁番的晾房,乙图是浙江的砖墙斜顶房。请把甲乙准确填到图中相应位置,并解释原因。
(3)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属于描述青藏高原的是A还是B,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春节期间,小明要去参观广州的迎春花市,而小亮要去哈尔滨观赏冰灯。我国南北两个城市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节日景观。请说明理由。(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