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将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一定是:c(Na+)>c(S2-)>c(OH-)>c(HS-)>c(H+)
C.将pH=4的醋酸溶液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c(CH3COO-)>c(H+)>c(K+)>c(OH-)
D.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1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0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 A.1.00 mol·L-1 | B.0.500 mol·L-1 | C.2.00 mol·L-1 | D.3.00 mol·L-1 |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2- 3、SO2- 3、CO2- 3、SO2- 4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气体甲可能是混合物 |
|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
| C.白色沉淀乙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 |
| D.K+、AlO2-和SiO2- 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SO2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 B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
| C |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
有晶体析出 |
溶解度: NaHCO3>Na2CO3 |
| D |
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 |
有气泡产生 |
酸性:草酸>碳酸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SO42- | B.Na+ | C.Ba2+ | D.NH4+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HCHO、H2、O2共26.5 g,用电火花引燃烧,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 增重10.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 B.0.25 mol | C.0.27 mol | D.0.52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