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通过以下化学反应均能生成NaCl.
反应一:钠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二: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
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
C.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 |
D.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
E.将NaOH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反应三:用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①为确定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甲同学选用了酸碱指示剂中的 试液;
乙同学选用了镁粉,通过实验观察到 ,确定溶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步骤II、通过实验确定溶液中含有Na2CO3
②欲从反应后溶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
加入试剂 |
分离方法 |
方案评价 |
一 |
适量Ba(OH)2溶液 |
过滤、蒸发结晶 |
不可行,理由是: |
二 |
适量的 |
|
可行 |
(3)(4分)过氧化钠(Na2O2)是供氧设备中常用的供氧剂.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发生后,
几百名潜水员携带水下供氧设备参与了打捞工作.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15.6g过氧化钠加入盛有147.6g水(过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
请计算:①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取该瓶中的试剂20g加水配制成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干燥、称量,生成沉淀为5g。
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3)计算该20g试剂中含有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克,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
97.0克 |
96.8克 |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0.1%):
(1)生铁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 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 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样品中锌的质量为多少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现有一种碱性调味液,是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溶液。为了测定碱性调味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三份碱性调味液各100g,分别缓慢加入到20g、40g和60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第Ⅰ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
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40 |
60 |
生成气体的质量/s |
2.2 |
4.4 |
5.5 |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1)100g碱性调味液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克。
(2)100g碱性调味液与该稀硫酸反应后溶液pH=7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克。
(3)碱性调味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