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南地区的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甲图是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云贵高原局部等高线图。
材料二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稻米、麦类等。水是白酒的血液,粮食成为酒的肉体。四川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甲图阴影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区域内历史名酒有:宜宾五粮液,泸州泸州老窖、成都五凤酒、绵竹剑南春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甲图阴影区域打造白酒金三角的优势条件。
(2)简述甲图所示区域水陆交通建设面临的自然困难。
材料三 暗河指地面以下的河流,是石灰岩地区特有的一种地下水流。是由于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岩石经过溶蚀,在地下形成的管道系统(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
(3)结合材料三信息,简述乙图所示地区地下暗河发育的原因。
(4)西双版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众多,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之一,其中天然橡胶是西双版纳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因此,有人提出了扩大橡胶种植规模的设想,但有人则提出反对意见。结合下图,说出反对的理由。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中国古代“丝稠之路”示意图
(1)A是(湖),近年来该地水域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有
。
(2)“丝绸之路”国内由长安经土鲁番至疏勒(今疏勒县,位于喀什西北部)一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古代“丝绸之路”取道于此主要原因是
。
(3)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未来西部发展的重要方向
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分布图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材料二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2007年)
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是,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影响上述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2)结合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分析,中国人口构成总体呈现
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3)根据材料三,我国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此种趋势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
(4)结合中国当前国情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未来人口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当北京时间为7点时,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这一天为北半球的(节气);ACB线是(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3)此日,E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日落时间为。
(4)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此刻地方时为15:20的经线为。
(5)此时,地球上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跨经度。
(6)此日,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7)此日,正午物影朝正南的地区是。
读公转轨道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问题。(共15分)
(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时间是每年的。
(2)图甲中,地球公转到B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向移动。
(3)图甲中,从D点到A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此期间新余的昼长变化为。
(4)图乙中, B点该日的昼长为小时,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5)图乙中, D点位于时区,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 点位于B点的方向。
(6)图乙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极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4)(多项选择)为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缩小的是。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