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完成下列问题。

据上述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材料一:2009年12月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材料二: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读“中国2005年一2050年人口变更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反映出我国人口构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增加 B.性别比平衡
C.老龄化趋重 D.独生子女减少

人类学家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人口结构变更”。引起中国这种人口结构变更的原因并非是

A.多子多福的驱动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计划生育的惯性
D.现代人生育观念的变化

图为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一图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甲时期一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判断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河流补给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水补给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湖泊水补给④地下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若村落和城镇在此处布局比较稳定,且有不断向沿岸靠近的趋向,则图中村落可能位于()
①北半球的右岸②南半球的右岸③凸岸④凹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西经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④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大西洋、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美洲板块

③处自然植被类型及所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温带荒漠——非地带性规律
C.温带荒漠——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D.温带落叶阔叶林——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