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能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
①有利于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②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否定一切
④是辩证否定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全食的认识经历了“天狗吃太阳”和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展到“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漫长认识过程。这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B.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C.每一认识阶段都总是正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这说明()
①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的是()

A.学生自我反思 B.学生参加社会调查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人们()

A.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规律
B.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利用规律为前提
D.人与自然之间,要以人的需要为第一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