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建国65周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据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锻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
①海纳百川,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③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这是作为大国的基本要求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这意味着
|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
|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
| 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
|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
|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商贸活动 | B.人口迁徙 | C.互联网 | D.教育活动 |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
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2年6月13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 A.精神的火炬 | B.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消除文化差异的重要载体 | 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