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②陟罚臧否( )
③征求不已( ) ④惟欲清净( )翻译句子。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的一项( )
A.志犹未已征求不已 | B.夙夜忧叹故夙夜孜孜 |
C.遂致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然志犹未已夫治国犹栽树 |
下列各句对甲乙两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前向后主刘禅所提的治理国家的建议。
B【乙】文是唐太宗谈自己的治国之道,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C【甲】文从天下形势着手,以说理为主,采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D【乙】文是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隋炀帝治国的事例,并采用现身说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 2分)
令 作 诗 不 能 称 前 时 之 闻 又 七 年 还 自 杨 州 复 到 舅 家 问 焉。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邑人奇之()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第三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 “”,通过这一段议论,作者强调了。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古文阅读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颦:这里指心痛时痛得紧皱眉头的样子;挈:带领)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坚闭门而不出()挈妻子而去之走()翻译句子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对于东施的“模仿”,你如何评价?
古文阅读
孙 权 劝 学 (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划线的词。
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 即书诗四句孤常读书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蒙辞以军中多务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用形式展开故事情节,说明了。(10个字内)
课外古文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解释加点的词
(1)而捐五百金(2)反以报君翻译 :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细柳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
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
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
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解释词语。
(1)天子且至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约:翻译下列语句。(2分)
(1)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__ __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
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
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