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推出“捡垃圾换门票”活动,凡在恩施大峡谷游玩的游客,自己收集或捡取满0.5公斤垃圾,连同当日门票一起就可以换取原价228元的实景音乐剧《龙船调》门票一张,活动贯穿整个假期。“垃圾换门票”的目的是(  )

A.促进偏远地区的商品流通 B.增强游客的权利意识
C.通过交换体现垃圾的价值 D.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必须
①要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③要兼收并蓄、全盘吸收
④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近年来,H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系列文化工程。对此有人提出质疑: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工作,经济搞好了,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展起来,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这一观点()
①看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②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否认了文化建设需要物质载体,看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看到了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引导,忽视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

2014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
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