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令人惊叹的细胞》,完成题目。(共14分)
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10 000 000 000 000 000)个细胞,并做好了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准备。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为了维护你,这些细胞中的每一个都可谓是恪尽职守。
对于你的细胞来说,你无任何秘密可言,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整套基因密码——你身体的指令手册,所以它不仅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你体内的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都了如指掌。在你一生中,你永远没有必要提醒任何一个细胞,要它随时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的情况,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间出现的多余叶酸的地方。它将会为你做这样的一些事,以及几百万件别的事。
每个细胞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即便是最简单的细胞,其构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举个例子,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的一样多,而目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还得以某种方式驱使那个球体进行繁殖。
……
你的细胞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它们为了你什么都干,它们让你感觉快乐,产生思想。它们使得你能够站立、伸懒腰和蹦蹦跳跳。当你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摄取养分,供给能量,排除废物——干所有你在高中生物学中所了解到的事情,它们还在第一时间使你有一种饥饿感,并使你在就餐后产生舒适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忘记吃东西。它们使你的头发生长,耳朵产生耳垢,大脑保持清醒。它们管理你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当你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挺身而出保护你。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而献身——每天有多达数十亿个细胞在这么做:可是终其一生你从未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因此,现在就让我们肃立片刻,向它们表示我们的敬佩与赞赏之意。
大多数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肝脏细胞可以存活几年,虽然它们的内部成分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从你出生起,你拥有大约1000亿个细胞,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据估计,你每小时大约丢失500个细胞。因此,要是你认真想一想的话,你真的是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令人欣慰的是,你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与肝脏细胞相类似,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事实上,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除了迷途分子以外——都与9年前不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从细胞的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年轻人。 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
人体细胞之所以令人惊叹,有哪些原因?请你依据本文概括出三点。
作者说你从未向细胞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现在,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下面的句式向你的身体细胞表达一下“谢意”。
谢谢你,细胞!你为我 ,你让我
。本文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却使人容易接受,请你从语言特点上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节选自《时间的脚印》)
材料二
人类发现历史的过程,就是在探索古代生物发展的历程,通过生物发展的历史,更能够延伸到人类进化的过程,所以化石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各种生物演变的历史。如果没有化石,那么考古学者只能通过文献和历史记录来推断,但是古时候的科技和思维并不发达,单靠记录揣测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史来说局限很大,有了化石就能够通过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分析和推断,能够准确的研究到生物的最原始层面。这种研究结果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在将来的发展进程中取得更多有助于人类进化的研究探索。
(节选自《科技周刊》)
材料三
①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②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③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④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⑤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⑥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节选自《化石吟》)
(1)探究材料一、材料二,说说研究化石有哪些意义?
(2)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比较分析材料一、材料三的不同,完成下表。
材料 |
表达方式 |
语言特点 |
材料一 |
||
材料三 |
抒情 |
(4)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将要举行化石展览,有两个化石还需配上一段文字。请你任选一幅化石图片,为它写一段不超过30字的文字。
阅读《择善而从最重要》,完成下面小题。
择善而从最重要
利哈乔夫
①择善而从最重要。
②择善而从,所谓“善”指的是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儿童时期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自己的家庭房舍。依恋之情逐渐扩展到学校、村庄、城市,直至自己的祖国,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了。但是这种情感不能就此止步,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要做爱国主义者,不做民族主义者。
③出自善良愿望的远大志向从小事开始——愿自己的亲人幸福,这一愿望逐步扩大,就包括了范围更加广阔的内容,这有点像水面上的涟漪,水面的圆形波纹一圈一圈向外荡漾,波及越远渐趋微弱。
④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智慧结合。什么样的爱才叫智慧爱呢?我认为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原则的爱,智慧爱是平等、尊重、充分自由的爱,智慧爱是尊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爱,智慧爱是理性、冷静、科学进取的爱,智慧爱是身心相伴、共同成长的爱。爱,不能是盲目的,凡事总爱激动兴奋的母亲,一味夸奖娇惯她的孩子,可能养育出一个精神残缺的畸形儿;凡事保持理智冷静的母亲,懂得适时点醒骄横无礼的孩子,可能培养出一个明理谦逊的公民。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对待你所喜爱的人善良,对待周围其他的人也应该如此。必须善于明辨什么是必要的应酬,什么是无聊和虚伪。智慧给智慧者带来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这种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西都更加珍贵。
⑤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忠诚结合。对重大原则保持忠诚的态度,事无巨细都有所遵循。缺乏忠诚因素的爱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命运或早或迟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对自己的家庭、朋友、城市和人民要忠诚,对家乡要忠诚,对纯洁无瑕的青春要忠诚,对祖国要忠诚。对真理——没有矫饰的真理,符合正义的真理——保持忠诚。
(节选自课后推荐篇目有删改)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与孔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什么区别?
(2)文章第④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你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判断它最适合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并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链接材料二】1934年,长征路上,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身受重伤,不幸被俘后,抵制了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牺牲时高呼:“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4)“人家都转了,我不转,还是朋友吗?”于是,盲目地跟着转发微信朋友圈,善良变成了一种廉价的“秀”。请你结合本文观点评述这一现象。
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
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微火”形态呈现的火炬成为许多人脑海中的经典瞬间。而这一瞬间的“幕后推手”,正是氢燃料。氢燃料燃烧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氢燃料是如何做到的?这么好的能源,又为什么现在才使用?
②氢,化学元素符号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难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但氢的热值很高,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所产生的热量是焦炭、汽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同时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调配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能源载体。最重要的一点是,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在“绿色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作为燃料有着丰富的优势,但它的开发和利用充满着诸多挑战。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分为制取、储运和终端使用三个环节。需要每个环节同时进步,战胜各自的技术壁垒,才能实现氢气的最终利用。
③虽然氢能是绿色能源,但氢的制取过程却并非完全零碳排。氢能按照其制取方式,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气三种: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燃料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灰氢的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也较为简单,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左右;蓝氢,是天然气制氢,在产生室温气体的同时,会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对室温气体进行捕获,从而实现低碳排放生产;绿氢,是通过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比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也是制氢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目前技术限制,制绿氢成本较高,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
④氢气易燃、易爆,氢能的运输主要有期氢、液氢和固氢输送3种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储氢容量、降低成本、提高易取用性是储运技术的重点。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物理吸附储氢以及地下储氢等方式。高压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液化后储存在容器中,具有储存容器体积小的优点;吸附储氢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以物理吸附将氢气存储在大比表面的材料中;地下储氢是在地下盐层中挖出一个“容器”来储氢,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储存氢气。
⑤当我们足够了解氢的制取与储存之后,关于氢能的利用也被科学家提上了日程,目前氢燃料电池是氢能较为常见的终端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进入7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氢燃料电池逐渐应用于各大领域,包括发电、汽车、船舶和无人机等。
——摘自2022.06.01《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链接材料】
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电池内的氢气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它与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电池内部的,因而电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氢气和氧气)是源源不断地输入的,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1)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氢能源的相关知识。 |
B. |
第②段中加点词“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
C. |
氢的制取过程与氢的终端使用都实现了完全零炭排放。 |
D. |
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燃烧使用氢燃料,充分体现我国对“绿色环保”的重视。 |
(2)请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
(3)请你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围绕“催化分解”“化学反应”“循环”三个关键词,从科普文表述的角度,对下面这幅氢能量转换装置简易图进行说明。(不超过80字)
(4)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这篇阅读材料是否适合推荐给广大中学生阅读?谈谈你的看法。
买菜做饭中的统筹规划①
小 木
①在生活中,面对一系列复杂的事情,有的人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安排有序,很快就把事情处理妥帖。而有的人却一团乱麻,顾此失彼。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统筹规划的差异。
②什么是统筹规划呢?一般来说,就是在纵观全局、兼顾多种因素的前提下,通盘规划,合理安排进程,提高做事效率。生活中,需要统筹规划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比比皆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买菜做饭,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
③首先,在列采购清单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
④市场里食材多种多样,既满足需要又不浪费,那么,买什么?买多少?这要提前计划好。我们可以从“紧急”和“重要”两个方面把食材分类,这样来列采购清单(如图):
⑤1重要而且紧急的物品。如米、面等,是每人每天必需的基本食材,如果家里没有,必须买,而且要买足一段时间的量。
⑥2重要但不紧急的物品。如土豆、萝卜、肉蛋等,要买一些。注意绿叶菜、水果等,储存时间短,不能买多。
⑦3不重要但紧急的物品。如姜、葱、蒜等佐料或配菜,今天马上要的,买一点。
⑧4不重要不紧急的物品。如零食、饮料等,如果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或东西太多拿不动,这些就可以不买。
⑨列清单的标准和方法会因人而异,但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注意:一是提前计划,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分类和取舍,分清轻重缓急,才能合理取舍。
⑩接下来,食材买回来。整理储存的过程也要统筹规划吗?是的。
⑪哪些用保鲜盒?哪些用保鲜袋?哪些放在通风处?哪些腌制储存?哪些要冷藏?哪些要冷冻?冷冻的话,哪些直接冷冻?哪些要先分割成小份再冷冻才方便使用?储藏空间有限,怎么放才合理……都需要动脑筋。
⑫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工具是不是便利,方式是不是适宜,空间使用是不是合理等。
⑬然后,开始炒菜做饭。这个过程如何统筹规划呢?
⑭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菜炒好了,才煮饭,等半个小时,米饭煮熟了,菜却凉了。
⑮这只是一个做事情前后顺序的问题吗?不是。这是一个如何利用时间的问题。
⑯华罗庚教授在《统筹方法》一文中,曾举过泡茶的例子:泡茶喝,但没有开水;水壶、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接下来,怎么办?
⑰方法一:洗水壶,灌水,放在火上;在等水烧开的同时,洗茶壶、茶杯,放茶叶;水烧开,泡茶喝。
⑱方法二:洗水壶、茶壶、茶杯,放茶叶;灌水,放在火上;水烧开,泡茶喝。
⑲方法三:洗水壶,灌水,放在火上;水烧开了,然后洗茶壶、茶杯,放茶叶,泡茶喝。
⑳哪种方法节省时间?显然,第一种。
㉑同样的,做一顿饭,想在最短时间内开饭,是不是可以先把米饭煮上,在等米饭煮熟的同时洗菜炒菜?是不是可以把蒸煮的菜先蒸着或煮着,同时弄别的菜?姜葱蒜之类的佐料是一次切好还是做一个菜切一次?哪个菜先做哪个菜后做……
㉒炒菜做饭的过程,就是科学利用时间的过程。
㉓现在,我们回头想想,买菜做饭是简单小事吗?不是!要提前计划,要分类取舍;要考虑工具便利,要考虑方式适宜,要考虑空间使用合理;还要想办法科学利用时间……可以说,这是一个周全、周到、周密的统筹规划过程,是思维和智慧的力量。
㉔我们再想想: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大千世界,比买菜做饭更复杂更需要统筹规划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㉕常言道:“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这样看来,在小小厨房中,真还蕴藏着“上得厅堂”的大本领。
㉖让我们先下得厨房,再上得厅堂!
选自网络,有删改。
(1)选文以买菜做饭的过程为例来阐述观点。下面买菜做饭的各环节中,选文并未具体写作的一个环节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 选文有泡茶的例子。若补充一个相同作用的事例,下列最合适的一个选项是( )。
A. |
早上,把包子蒸上之后洗漱、换衣服,然后关火吃早餐、出门上学。 |
B. |
放学回家,先锻炼身体,然后完成作业,最后整理书包、洗漱休息。 |
C. |
暑假期间自己动手整理书籍,根据书籍的内容和重要性分类摆放。 |
D. |
准备住校的行李,行李箱空间有限,根据物品大小和形状合理摆放。 |
(3)在不改变原意、保持前后文连贯的前提下,请把文中划线句改为反问句以引出下文、激发思考。
(4)在下面的辩论活动中,若你作为正方辩手要反驳对方。请先表明观点,然后运用选文的内容阐述理由。
辩题:中小学生是否有必要做家务
反方辩手:我方认为中小学生没必要做家务。因为学生要志存高远,以后要做大事!而买菜做饭这种鸡毛蒜皮的家务跟以后要做的大事没有关系,所以没必要做。
睦邻①
徐水法
①这个周末,天气很好,李胜打算回老家看看母亲。可母亲说周末要走亲戚,不在家。
②晚上,社区工作人员来通知,周末搞社区活动,每户人家都要参加,一个不落。
③李胜这才知道,自己居住的小区获得全市社区评比“最佳睦邻奖”,周末是社区组织的答谢宴,感谢所有为获奖作出贡献的居民。
④活动就在小区空地上,一大早就人声鼎沸,桌子凳子已摆好。看着楼下忙碌的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李胜有些愧疚:自己连有没有这个评比都不知道,更别说积极参与、作出贡献了,如果要参加这个庆功宴,偶尔来这里住几天的母亲肯定比自己更有资格。
⑤母亲习惯了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生活,一来李胜家就和楼上楼下的邻居主动打招呼。可是,住在楼房里的邻居们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对每一个主动招呼的人都抱着戒心。李胜劝母亲别这样,邻居们怪怪的脸色让人多难为情啊。可是,母亲对李胜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要热情相待、和睦相处,相互可以有个照应。
⑥李胜只好背着母亲、红着脸向大家解释。慢慢地,遇到母亲的热情招呼,邻居们会笑一笑,有的会打个哈哈,偶尔还主动和母亲打招呼。母亲很高兴,回家对李胜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看人家对我也不错啊!亲帮亲,邻帮邻,楼上楼下有事你一定要主动去帮。
⑦李胜是个孝子,母亲的话自然答应着,可是,主动去帮人家,他还是做不到。不过,遇到有人求助,他还是能帮则帮的。
⑧母亲又进城来,从菜园里拔了一大堆时令蔬菜,一来就楼上楼下一家家分过去。邻居们不好意思,她说,这么多菜,都是自家种的,太多吃不完,烂在地里太可惜了。有邻居要付钱,她说,你们到我那儿去看看,家里来客人,缺啥菜,就近谁家地里有就摘,见面说一声,不兴给钱的。邻居们真心感觉到母亲的实诚和热情,也就不推辞了,开开心心接过这些无公害的放心菜。菜呢,吃倒是吃了,不过大家心里不安,毕竟是六七十岁老人种出来的,怎么也要想着法子来回报老人和李胜一家。
⑨于是,母亲来李胜家住着的时候,楼上楼下到处是“李奶奶”的热情招呼声。有时候,邻居们做了好吃的会特意盛一碗来给母亲尝尝。李胜一家下楼去,经常会有邻居往孩子手里塞水果点心,稍一推辞,对方就说要谢就谢你家奶奶。
⑩有次,李胜出差,妻子周末临时加班,孩子没人带,准备把孩子带单位里去。孩子说,和楼下小伙伴约好一起做手工活动,要先去告诉一声。结果孩子回来说,不和妈妈去了,就留在邻居家里。李胜的妻子敲开邻居家的门,邻居说,放心去加班吧,孩子就留在这里,管饭,下班领回去就是。
⑪就这样,慢慢地,小区里居民彼此越来越熟络。楼上晒在阳台的衣服被风吹掉下去了,回家来楼门口会贴着纸条,告知掉下的衣服在哪家收着。楼下院子里晾晒着东西,遇着下雨了,人不在家,只要打个电话,会有邻居立马下去帮着收回来。老人上楼下楼,不仅有人让道,需要的话还会搭把手搀扶……
⑫时近中午,楼道里响起了欢快的招呼声,李胜一家也早早来到楼下帮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大家笑逐颜开,纷纷称赞社区组织这个活动好,感觉住在这里很幸福。
⑬社区领导高声宣布,除了中间这一桌留着给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一位尊贵的客人,大家随意坐。
⑭啥?!尊贵的客人?
⑮人群一下子就安静了。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嘀咕着,请的哪个大人物?我们认识吗?……
⑯社区领导似乎看透了人们的心思:大家放心,今天请的这位尊贵的客人,绝对是为我们获奖贡献最大的一位……领导的话被电话铃声打断了。
⑰接了电话,社区领导接着说,尊贵的客人已经到门口了,我建议,所有的男主人随我一起去迎接;女主人呢,带着孩子们等一等。
⑱这位尊贵的客人究竟是谁呢?李胜和大家一样,带着疑问和好奇,一群人跟着社区领导涌向小区大门,大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的。
⑲小区大门口,一辆干净铮亮的黑色轿车停着。
⑳人们踮着脚、伸长脖子,想看看这位尊贵客人是谁。社区领导上前拉开车门,从车上扶下来一位老人,只听见人们一阵欢呼。
㉑不知道谁把李胜推到前面,李胜惊呆了——母亲!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小说所写的事情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段:“这个周末”和“这个周末”之前。下列选项中发生在“这个周末”的事情是
A. |
李奶奶从菜园里拔了一大堆时令蔬菜,一到儿子家,就把菜分给邻居们。 |
B. |
李胜的妻子临时加班,把儿子留在了邻居家里和小伙伴一起做手工活动。 |
C. |
有人在楼下院子里晾晒着东西,下雨了,人不在家,请邻居帮着收回来。 |
D. |
一辆干净铮亮的黑色轿车停在小区门口,社区领导扶李奶奶从车上下来。 |
(2) 请根据小说情节发展过程,补充完成下图中邻居对李奶奶的态度变化。
(3) 下面的剧本片段是社区工作人员小刘、小张在活动现场的对话。请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小刘(抿着嘴笑,凑近小张耳朵,用手挡着嘴)你看,这会儿大家都不说话了,心里头多半是在①,大家没想到②。
小张(也抿着嘴笑,点头,低声地)领导嘱咐做好保密工作,想给李奶奶和大伙儿一个惊喜。那天给李奶奶打电话,我没说她就是我们请的尊贵客人,怕老人家不好意思来,就只说获奖,要接奶奶来一起庆祝,老人家可高兴了!我又请求李奶奶③,老人家也答应了。等李奶奶来了,大伙儿肯定会很开心。
小刘(笑着点头)大家肯定会很开心的,这主意真好!
(4) 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单一的。小说赞扬李奶奶和邻居们的友善和睦,赞扬改进邻里关系中人们的热心参与。除了友善热心之外,李胜和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什么值得赞扬?请分别概括突出的一个方面并简述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