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于答题纸C处)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 发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概括诗中表现“早发”之“早”的画面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惜 花
(唐 ) 于鹄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本诗的三四联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落第长安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杂诗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元】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qióng):蟋蟀。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