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探究活动中一致认为:实现“个人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但目前还有某些同学的“个人梦想”基于各种原因难以实现。以下是同学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整理出的梦想大道上的几块“绊脚石”:
●小鑫有好学习资料却不愿与大家共享,曾经把《名师导学》包成《西游记》的书皮来欺骗同桌。
●小珍胆子不够大,那天放学时被社会青年敲诈了钱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更没有报警。
●小丽面对中考“压力山大”,经常通宵复习以致第二天精神恍惚。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几位同学如何将梦想大道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1969年8月15日,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来到黑龙江逊克插队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当年跟金训华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陈健。30多年里,无论刮风下雪,陈健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他信守着当年战友下葬时自己心底默默许下的一个诺言:一辈子留在此地,陪伴这位长眠黑土地、再也不能还乡的战友。
陈健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1)陈健的事迹为什么令中国感动?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信守承诺?
眼看暑假到了,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进行一个小时的休息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买份《中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每天登记,完成一项打一个勾。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
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
(1)你如何理解“好孩子是惯出来的”?
(2)材料中,母亲最伟大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母亲的做法对你习惯的养成有何启发?
小明爱睡懒觉,尤其到了冬天,经常是上课铃打了半天,他才匆匆忙忙跑进教室。为此,小明很苦恼,向好朋友询问早起的“秘诀”。好朋友说:“这还不简单。”教了小明几个办法。小明坚持下来,果然改掉睡懒觉的习惯,再也不迟到了。
(1)如果你是小明的好朋友,你会教给他哪些办法对付“睡懒觉”呢?(请至少列举出三种方法)
(2)你觉得小明改掉睡懒觉的习惯靠的是什么?
(3)平时,自己和同学们身上还有哪些不良习惯?(请至少列举三个不良习惯)
(4)怎样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呢?请就你最有体会的一条说说自己的打算。
【自觉承担责任】
“没有生态就没有生命,没有环保就没有一切。谁敢破坏滇池,我就和谁拼命。”这是获得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农民张正祥保护滇池的誓言。张正祥每天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然后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去的30多年里,他用实际行动,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他为此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并经常遭到毒打,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
(1)“誓死保护滇池”是张正祥在承担什么责任?
(2)他承担这一责任付出了什么代价,又获得了什么回报?
(3)张正祥对待自己的责任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回答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时指出,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 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 000年的文化。
(1)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温室总理的这段话表明他对海峡两岸实现统一充满了信心,其理由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