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争、科技、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纪事年表(部分)

公元
大事
——六八二年
孙思邈创伏火硫磺法,所用药料是初期火药成分。
八——九世纪
硝由中国传入黑衣大食,被叫做“中国雪”。
一二二五——
一二四八年
黑衣大食的“中国雪”改名“巴鲁得”。火药与烟火传入伊斯兰教国家。
——一二九二年
火药知识由伊斯兰教国家传入西欧。
一三二六年
英国有“铁火瓶”。
一三三八年
法国有“铁火罐”。
一三四五年
法国有“铁炮”;英国有最初形成的三眼火铳。

——冯家栤《火药的发明和西传》
材料二 战前中外贸易由行商控制,……五口通商后,外人虽可自由选择商人交易,仍须透过买办。……(买办)除了经办本埠业务,且不时深入内地,收购茶丝,推销进口商品,转手之间,千金可致。……自是沿海人民“争附洋人”,通洋语、悉洋情者,“趋之若鹜,举国若狂”,不少人成为巨富,但亦因与外人接触,而习于西事。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14~1918年,6300万人被动员入伍,800万人死亡,2200万人严重受伤或残废,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平民也死于战争。……前工业化国家不可能为这么多的人提供饮食、衣物、装备,并将其运输至杀戮场。……不仅士兵的数量较之前更大,而且每名士兵拥有的火力远远超出了他的祖先所能想象到的范围:1914年的1名机枪手或炮手所造成的死亡,比100年前的整整一个团还要多。
——(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火药技术向外传播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火药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沿海人民“争附洋人”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一战为例论述科技与战争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的影响,l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l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l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咨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l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l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l9世纪末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它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材料二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科技成就一瞄轰


时问
成就
地位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世界第三个掌握载
载人航天工程
2005年lO月12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嫦娥”绕月
2007年lO月24日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世界第四个掌握绕
探测工程
2010年lO月1日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
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00年lo月31日
北斗导航卫星一号

北斗卫星
2000年l2月21日
北斗导航卫星二号
世界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
定位系统
2003年5月25日
北斗导航卫星三号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2008年2月
北斗导航核心芯片
“领航号”正式诞生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四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给“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的颁奖词是: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ll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得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6分)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l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l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三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1793年)六月三日(雅各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十年偿清。六月一日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七月十七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三形式危急和人民情绪的高涨,迫使林肯政府下决心以革命的方式进行战争。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教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它与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联系?
(2)材料二中,法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农业问题的?这一方式对法国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综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宅地法》的颁布实施对美国历史所起的作用。
(4)结合上述问题,你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并谈谈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化应该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
(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和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建和谐社会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会议的热门话题。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国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材料二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英、法等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为构建文明、公平、理性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构想。
材料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明的政治主体、先进的政治文化、合理的政治制度、规范的政治行为以及和谐的政治关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进行说明。
(2)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3)请列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成果。
(4)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正确的探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