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宋代的地方制度,分为三级,为
A.路府、州军监、县 |
B.路府州、军监、县 |
C.路、府州军监、县 |
D.路府、州军、监县 |
E.路府州、军、监县
军事部门是国家维持内部秩序与外部安全的重要凭借。下列有关中国军事史的叙述,何者适当?
A.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描述的是以步兵为主的近距离战斗场面 |
B.秦国征服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关键,在于秦国军队是以强大的骑兵为其主力 |
C.汉、唐帝国以农民作为军人的主要来源,宋代以后则多以募兵、世兵和部族兵为主 |
D.明太祖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粮。”显示明代与汉唐同样采取发农为兵的办法 |
中国历史上有种赋税制度,农民缴纳的赋税与他拥有的财产没有必然关系,而是有一定的数额。原先,农民是分到多少田,缴多少赋税,后来他们已经分不到田,或分田很少,但仍要缴同样的赋税。如此一来,这个制度就很难再实施下去,而必须改变。请你想一想,当时的政府进行了什么样的改革?
A.恢复封建体制,实施井田制度 |
B.鼓励开垦荒地,实施均田制度 |
C.改变征税方法,依据资产计算 |
D.简化农民赋役,并为一条征收 |
在一份与户籍登录有关的古文书记载:“户主余善意,年二十二岁,……拥有二十亩永业田,二十八亩已授,七亩口分田,总计应授田一顷六十一亩,一亩居住园宅,一顷三十三亩未授,……”请问这份文书反映的制度为何?
A.王莽的王田制度 | B.唐代的均田制 | C.北宋的青苗法 | D.明代的一条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