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材料  太行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领导机关最为集中的地区。经过5年的抗日战争,根据地民力、物力、财力已经极大地消耗。但是,随着对敌斗争的深入和根据地工作的发展,各种办事机构仍在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1941年以后,由于战争日益残酷,根据地面积、人口日益缩小。
1942年1月,一二九师发布关于实施精兵建设的命令规定:(一)调整编制,减缩机关,减少人员马匹,认真充实战斗连队。(二)有计划地抽调一批有相当能力的本地干部,到地方武装和各级武委会工作。(三)抽调一批干部去抗大和陆军中学深造。(四)经营生产事业,安置老弱战士和荣誉军人。太行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的结果,不仅使这一地区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而且也使这一地区的财政支出大为降低。l943年由精简而节约下来的经费,为全部预算的46%。l943年的公粮和1941年相比,减征近33%。
——南振国《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l942年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作用。(9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次年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有五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1955年《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指出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一宣言立刻得到了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
材料二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世界反战运动的主题,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简要指出这一时代主题形成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一一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日: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中期的150年间,欧洲人口大约增加了50%,被称作欧洲人口爆炸的时代。1500年左右,西欧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4个,还没有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但到1700年前后,西欧城市人口超过10万的已有12个,其中4个城市人口超过20万。
——马世立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表

注:城市人口指居住在2000人以上市镇的人口。
——D.B.格里格《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变化》
材料三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

材料四 1800—2008年中国城市化比率(%)。

注:规模达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资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入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后果。
(2)依据材料二,英国城市人口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表中数据,概括中国和英国人均工业化水平发展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基辅罗斯时期(10世纪)直到20世纪20年代,长久以来村社一直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社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而且是国家法令和政策的传播工具。村社职能涵盖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司法、兵役、宗教等内容。1861年改革对村社及村社职能做出了具体规定,村社成为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明显弱化,国家为了使其成为专制统治的坚强支柱,人为强化了村社的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十月革命后,经过苏维埃政权改造后的村社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浪潮中为集体农庄所取代。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的嬗变》
材料二俄国同西方的关系通常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关系。只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俄国才能报答西方,先是报答以俄国伟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后又报答以布尔什维克党革命产生的社会促进手段。但是20世纪以前,欧洲对俄国的影响比俄国对欧洲的影响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是俄国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从19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村社的职能有哪些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欧洲对俄国的影响导致了”1861年改革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