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这是一首充满乐观精神的政治抒情诗,是1955年10月毛泽东重游长沙岳麓山而作。该诗创作背景可能是
A.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B.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农村合作化运动发展迅速 |
C.域外之事指古巴导弹危机发生,苏联撤走导弹 |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正式提出 |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
C.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伏尔泰曾为之深深感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 。下面解读最符合题意的是()
A.说明英国的封建特权进一步被扫除 |
B.表明英国政府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 |
C.因为牛顿开创了严密逻辑近代科学 |
D.牛顿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有学者研究雅典古代民主政治时发现,梭伦改革推行民主政治最后却社会矛盾重重,自己被迫选择逃离希腊,而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却实现了梭伦所不曾有的社会稳定,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雅典城邦不适合实行民主政治 |
B.庇西特拉图庇梭伦个人有魅力 |
C.激进的政治手腕有时会更有效 |
D.雅典社会矛盾呈现出缓和趋势 |
以下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变化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留学生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流学生主要流向苏联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④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经历了向美国、日本、苏联和世界各国学习的过程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经验 |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