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了孔庙,这让高呼“打到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上帝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
| B.这是世俗权利之争的延伸 |
| C.杨秀清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
| D.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
|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
|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
下表反映出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1701—1800年 |
|
| 葡萄牙 |
705艘 |
371艘 |
196艘 |
| 荷兰 |
65艘 |
1770艘 |
2950艘 |
| 英格兰 |
— |
811 |
1861艘 |
| 欧洲合计 |
770艘 |
3161艘 |
6661艘 |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
|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
|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
|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
下图为隋唐时期局部图。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 )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右图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
| A. | 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
| B. | 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
| C. | 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
| D. | 纠正了官僚主义的作风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5,完成1-2题:
1.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 A. |
山戎 |
B. |
匈奴 |
C. |
突厥 |
D. |
回纥 |
2.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
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
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